吉大一院I期病房开展健康人及脂肪性肝病患者葡萄糖钳夹试验

  吉大一院Ⅰ期病房正在开展利用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各类型胰岛素在建立或不建立高胰岛素平台时健康人PK、PD的比较研究,同时计划在一项大型脂肪性肝病随访临床研究基础上,开展利用高葡萄糖钳夹评价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目前中心配备4台EKF Biosen C-line 葡萄糖乳酸分析仪,及配套的模块化钳夹实验系统、贝朗输液泵。设置独立病房进行葡萄糖钳夹试验,病房门窗密封,设置专门血样运送窗口,减少噪音、食物气味等因素对受试者的影响。

  超短效胰岛素起效迅速,达峰快,钳夹操作难度较大,中心已利用正葡萄糖钳夹完成多例次超短效胰岛素评价,下图为2例次门冬胰岛素结果。

20

21

  1966年Andres依据葡萄糖胰岛素的负反馈原理设计了葡萄糖钳夹技术,经过不同的静脉通路,同时输入外源性胰岛素和葡萄糖,将血糖维持在设定的稳态,该技术可对胰岛素的分泌及作用进行定量分析。1979年DeFronzo等对该技术作了详细研究并应用于人体,从此推动了葡萄糖钳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葡萄糖钳夹技术分为高葡萄糖钳夹、正常葡萄糖钳夹及低葡萄糖钳夹等不同方法。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具有定量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技术由于能很好地排除内源胰岛素及升糖因素的影响,并能同时客观地反映外源胰岛素制剂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点,在研发新型胰岛素制剂以及仿制胰岛素产品时也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可靠方法。另外高葡萄糖钳夹被认为是评价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金标准。

  目前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低于受试者基础血糖来充分抑制内源性胰岛素,不建立外源性优势胰岛素平台的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能较真实地反映胰岛素受试制剂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试验方法更简便安全,且费时较少。【1】EMEA指南中亦提及基础胰岛素输注可能导致高估中效、长效胰岛素药效。目前建立高胰岛素与不建立胰岛素平台正葡萄糖钳夹均有应用。

  另外,因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肝病(NAFLD)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胰岛β细胞损伤加速NAFLD进展。脂质还可激活各种信号通路增加胰岛β细胞的凋亡,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2、3】因此部分NAFLD新药评价中,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评价亦很重要。

  目前我中心积极开展当前的相关两项研究,为各类型胰岛素及脂肪性肝病新药早期临床试验中PK、PD指标的评价打下坚实技术基础。欢迎研发胰岛素、降糖药物、脂肪肝新药等有相关需求的企业洽谈合作。


2022-02-21